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国内校友 > 正文
李超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2013-10-07 16:18:46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古老的中医药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对于当代的中医药工作者来说,不仅肩负着济世救人的使命,同时还承担着传承历史的重任。李超英教授二十多年如一日,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默默地挥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求学立志——天道酬勤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从小就勤奋好学的李超英凭着自己的努力在1978年获得了一份长春中医学院入学通知书。步入大学校门,圆了自己儿时梦想的李超英,却未因此沾沾自喜,相反,大学生称谓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她向新的人生目标发起了冲击。于是,美丽的校园里又多了一个废寝忘食读书的女孩!而善于思考的她通过学习,更是被中药学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乐不知疲!
    就这样,她渡过了忙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当他人都在为虚度光阴而慨叹时,李超英却以自己突出的成绩被理所当然的留校任教!
    在从事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李超英发现对于药物制剂的研究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我国中药产品能否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桥梁!但由于现阶段技术人员的有限,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落后,本着对祖国人民的那份赤诚,好强的她决定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苍天不负有心人” 。李超英通过努力,终于在阔别学生身份十九年之后,于1998年考入了我国著名的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药学院,攻读博士!
    读博士期间,她主要进行了“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缓释和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单以此项研究于2001年获博士学位。她也被评为华西医科大学优秀博士生,同年她又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从事药剂学博士后工作,并在日本两个知名大学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药学院分子药物制剂工程和日本星科大学(Hoshi university)生物药剂教研室做客做研究员。期间完成了博士后研究课题: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质“秋水仙碱(COL)和LCA的纳米脂质体,纳米乳及纳米粒的制备及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同时期她还发表了与该项目有关的主要研究课题成果。如葫芦素纳米粒冻干针剂的研究;血浆中葫芦素B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研究方法;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展望;淋巴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抗癌中药复方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本课题抗肿瘤新药“LCA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等8项。目前,已经在中药及其复方靶向给药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中药制剂的创新开辟了新路。
                                                  科研风采——成绩斐然
    翻开李超英的简历,你会发现她关注最多的就是靶向给药制剂的开发及药物载体的研究。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是一类使药物浓集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给药系统。李超英通过研究发现靶向给药系统应在靶器官或作用部位释药,而且摄取很少,既可提高药效,又可降低癌药的毒副作用。要求药物能达到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一定浓度的药物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结合目前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李超英认为,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中药单一成分或部位研究靶向制剂;二是从中药复方研究靶向制剂;三是选定中药有效成分或复方药制备靶向制剂;四是依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应用选择不同的载体材料和方法。
    与此同时,她还针对恶性肿瘤和肝脏的病症特点做了一些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淋巴转移。众所周知,癌以淋巴转移为主,肉瘤以血道转移为主,如在胃癌中,胃周淋巴转移占65.5%。若能在癌细胞传播的过程中就将其杀死,则会彻底治愈。李超英刻苦钻研,以事实为依据,在《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第十卷第12期发表了论文,在文中她深入探讨了药物淋巴靶向给药制剂的设计机能、给药途径及载体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前景,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另外,对于我国最流行,最常见的肝炎、肝癌,李超英教授也有她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虽然中药治疗肝脏疾病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这个顽固的堡垒没有被攻克的主要原因,除了药物治疗本身的药理作用外,就是没有将治疗药物有效地输送至肝脏的病变部位及细胞内,即药物的肝靶性差或者没有。
    在看到淋巴靶向制剂的可行性后,细心的李超英发现媒体上很少有系统研究靶向药物载体的报道。于是,她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对淋巴靶向的给药系统的载体材料及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得到结果:利用亲淋巴药物载体可将药物有效地运载到淋巴系统,达到淋巴靶向给药、缓释及降低毒性的作用。由此得出结论:亲淋巴载体是输送药物到淋巴的有利工具,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李超英在欣喜之余没有忘记把自己的成果发表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年12月第18卷第16期上,以便大家共同分享其成果和求教于同道。
    李超英关注现有常规载体的同时,也对微乳及纳米乳(microemulsion and/nanoemulsion)等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载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目前我国实际状况而微乳及纳米乳以口服、注射、透皮三种为临床医疗的方式。其中纳米乳剂(Nanopartide emulsion,NPE)也被称为亚微乳,它还对RES炎症部位等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据需要可达到缓释与靶向的目的。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难于找到合适的剂型。李超英对同一药物载体微乳的不同类型,如普通微乳和长循环微乳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秋水仙碱普通微乳和长循环微乳的制备方法、工艺及处方,为深入研究和应用创造了选择条件。
                                                  金秋收获——硕果累累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超英以她热情、认真、求实,而富于开拓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果:在“软坚通塞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中,李超英负责总体设计和药学研究,该课题被评为1999年度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由她负责药剂学设计和研究工作的“天龙脑安片的研究——治疗偏头痛”(药用名熄风通络头痛片),荣获2002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在2001年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年产值达3700余万元。李超英还主持和参与了“中药新剂型——淋巴和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眠安康冲剂的研究”;“药用菌种的选育及提高收率的研究”;“抗肿瘤新药‘LCA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这其中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
    现身肩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制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李超英教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她本人却将成绩本身看得十分淡泊,因为在她的眼里没有什么能比患者的健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正因如此,不辞劳苦的李超英仍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无怨无悔!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电话:0431-86045335 版权所有: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