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珍,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中日联谊医院)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国体视学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体视学会(二级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955年生于吉林省德惠市,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95年至1997年曾赴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室留学。作为重点学科的学术与学科带头人, 20多年一直拼搏在医疗、科研与教学的第一战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党的好儿女,患者的贴心人
1974年,还是知识青年的张桂珍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入党那一天起,她便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对自己的要求。197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的临床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30年来,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党的好儿女,患者的贴心人。恪守信条,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不为私利所动。
作为职业医师晋级考试评委的张桂珍教授,为保证医务人员晋级公平,真正选拔出专业精、医德好的医生,从未接受过晋级人员任何形式的礼物礼金。有些人为了送红包,把报名表扔下就走了,每次张桂珍都和她的学生一起,当天把红包送回去。笔者采访的时候,她风趣地说:“晋级考试时并不忙,报名的时候才真正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学生更是辛苦,常常返还完红包已经过了晚饭时间,所以每次晋级考试前一周,我都要每天请学生吃晚饭表示歉意。”而后,她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不能为了钱把不合格的选上来,那就太对不起患者了。患者也不容易,特别很多家庭条件并不乐观的患者,许多来医院都是凑出来的医药费,来找医生就是想花少量的钱看好病,我们选的医生不合格,让患者怎么信任我们?到那时,就是收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患者的心。”
朴实的话语充分展现了张桂珍教授的品格。在她的带领下,中心实验室把试剂降到全国最低,却坚持给患者高技术的一流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纷纷来院就诊,患者量的增多,也为实验室技术上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申报国家中医药分子三级实验室的竞争中,只有张桂珍教授所在的实验室通过了认证。中心实验室研究员的奖金也由张桂珍教授刚到研究室时的每月200余元,增至每月5000余元,提高了研究人员搞好科研、做好工作的热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寻医德之真谛,助健康之完美
在医疗方面,张桂珍以奋斗拼搏、刻苦攻关的精神,将分子生物学等高科技技术不断开发,直接应用于攻克肿瘤性疾病等医疗顽症中,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应用分子修饰技术的“自体肿瘤特异性免疫疗法”,为200多名患者实施了成功治疗。为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开发肿瘤性疾病高科技疗法外,她还带领学科在短短三年时间开发了“亲子鉴定”、“组织配型”等近百项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判定的新项目,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使实验室成为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唯一的亲子鉴定实验室。在开展“肿瘤疫苗法”和“亲子鉴定”新项目以来,每天有许多患者及家属咨询多种问题,许多患者对医疗知识毫无所知,需要张桂珍从最基本的地方讲起,虽然研究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十分辛苦,张桂珍都能在百忙中耐心向来访者解释各种疑惑,使来访者满意而归。有时候一天就接待20多位来访者,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张桂珍就将研究工作放在来访间歇和下班后进行,常常忙到深夜,晚饭也顾不上吃,第二天又要进行大量接待和研究工作。每日接待来访和加班搞研究是相当辛苦的,但再辛苦张桂珍也从未向患者或组织要求过任何个人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红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医院的认可,也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模范党员的良好形象。
科研成果丰硕,学术业绩显著
微量营养素防治糖尿病、缺血性心肌病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的前沿研究是张桂珍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带领学科研究人员实施八•五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课题中,她能率先示范,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取得了多方面学术创新点。由于在学术上的业绩与创新,连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所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被评为优秀成果项目。近年来主持参加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重要项目研究,发表第一作者论著50余篇,发表论著SCI Meline Chemical Abstract、Biological Abstract CBMdisc等国内外权威杂志引用和收入150余篇次。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科研奖励9项。
满园桃李庆芬芳,一代名师铸新人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张桂珍总结出较高的理论水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她承担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病理学、试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进展、体视学定量分析技术等课程,分别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理论课,累计达2000多学时。积极参加教学理论体系改革,勇于创新,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增设《临床检验诊断学进展》和《现代化科研仪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两门学位课程,主持编写了30万字的教材,对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培养高层次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注重学生“德”的培养,教育学生不搞崇洋媚外,但要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医学信息前沿。培养了4名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并指导了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对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养成天天学习的好习惯,有时候要求学生的一篇论文修改达7次以上,使研究生基本做到攻读学位期间在国家杂志上发表2-4篇论文,成为研究生中科研业绩较突出者。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多重综合考虑,支持并帮助本科生在校期间做科研工作,使两名学生获得“保研”资格,将一名品学兼优的博士生送往法国二战期间唯一没被摧毁的巴斯得实验室继续深造研究,帮助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解决学术、科研上的各种问题,为学生铺好上马石。
尤其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张桂珍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亲身经历一件事,使张桂珍看到日本政府丑化中国的教育对日本民众的影响。她向笔者讲述在日本留学期间,日本的教授很好客,带张桂珍在日本旅游,但由于日本国民教育的原因,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清朝马褂时期。当时,日本的教授请张桂珍吃汉堡,并以为中国是不会有这种东西的。所以,在她吃完一个后,日本教授说:“在给你要两个吧,这个很好吃,在你们中国是没有的吧!”张桂珍说到这里很激动地说:“当时,我们玩儿了一天我确实很饿,但听他们这么一说,我即使再饿也什么都吃不下了!”而后,她便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也正是这次经历使爱国主义思想深植于张桂珍教授心中。无论学生去哪儿,有什么成绩,张桂珍也总是教育他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她总是说:“我们一定能用五千年的文明战胜只有200多年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得到尊重,一定能振兴祖国。”
带头搞好学科建设,为科研领域的发展建桥铺路
作为重点学科的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为了使科研工作早日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她带领下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心肺研究所科学家合作克隆研制了50余种细因子等cDNA探针,并争得了总价值达百万余元IL-10(白介素10)、IL-12、IL-8、IFN-α、IFN-γ、Decovin、Timp-1、Timp-2等细胞表达株,正在进行重组基因方法的高效表达研究,增强了学科的总体科研竞争优势,使学科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重点学科。
“做一流的研究,写一流的文章,创一流的实验室”。这是张桂珍回国后接任中心研究室主任的一个夙愿。如今这也成为她的一个工作准则,并正带领他的科研人员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张桂珍很喜欢一句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她把这句话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时时提醒自己。在同笔者交谈时她也不止一次提到:“人,不能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过活,总是居安不思进取,终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被患者摒弃。”这充分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质朴与踏实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