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东教授,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善于开展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的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项,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6个。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并获得“玉米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等发明专利多项。主编《200种中药片剂制备关键技术》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5年指导研究生50余名,获得优秀论文近10篇。
在学校研发大厦的三楼,经常能够看见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胖胖的教授,面相和蔼可亲,说话不紧不慢,工作雷厉风行,实验一丝不苟。熟悉他的同事都说他,科研嗅觉敏锐,实验能力突出;选修过他的课的学生都说他,讲课风趣幽默,对待学生象亲人一样。他就是学校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邱智东教授,献身于传统中药研发工作、致力于培养中药事业合格接班人的行业领军人。
投身岐黄,仿效神农研百草
邱智东教授是我校中药专业87届的一名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期间,他就对中草药的神奇功效很感兴趣,经常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这为他后来开展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邱智东教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留校工作,任职于中药药剂教研室。教研室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刻苦努力的钻研精神,深深的感染了邱智东教授,在他年青的心里埋下了投身岐黄、精研中药的远大志向。随着对中药制剂领域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感于中药临床应用的诸多问题,邱智东教授觉得,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发挥,关键在于诊病辨证的准确和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发挥。诊病辨证的准确与否取决于临床医生的水平,而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发挥往往由于中药的炮制手段、煎煮方法、剂型选择方面的问题而受到限制,很多患者不明就里,出现了虽然喝的中药处方精当,但是却疗效甚微的情况,导致很多人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产生误解,甚至延误了病情。邱智东教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逐渐确定为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的科学研究,期待能够从中研究出纯度高、吸收快、安全无毒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和中药新剂型,以满足广大患者对中药的需求。在20余年的研究道路上,邱智东教授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披荆斩棘,踏平坎坷,无数次端坐在实验室的仪器面前认真检测着各项观察指标,无数次披星戴月实验做到很晚才能回家,勇敢无畏的攀登了一座又一座中药研发过程中的险峰!几年来,邱智东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9项,获得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其中“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同时,主持完成了多项其它国家级和省级课题,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6个、转让经费近千万元,建立的蜂胶有效物质质量评价体系已在十余省市地区广泛推广应用。邱智东教授还获得发明专利多项,包括“一种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玉米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灵芝人参药性菌质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等,另有多项发明专利已授权。邱智东教授利用研究工作之余的时间,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心得,主编参编了《200种中药片剂制备关键技术》、《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制剂学卷》等国家级学术专著10余部,并在《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西医结合学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药房》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众多的科研成果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几年来,邱智东教授共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突出的科研成就,使邱智东教授在行业内获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相当的认可。几年来,邱智东教授先后被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新药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吉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吉林省创业咨询服务专家、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评审专家、长春市政协“三百工程”信息服务平台参建专家。
传道解惑,传承学识育桃李
邱智东教授在潜心于中药研发的过程中,仍然坚持教学一线工作,及时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传授给身边的每名学生。邱智东教授深信,中药事业的发展,绝不是靠某一个人的作用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成千上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中药人才共同促进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邱智东教授多年来坚持每学期都保证一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时数。并且,每次授课前,邱智东教授都要认真备课,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接近研究实际和工作要求。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使得邱智东教授的课堂非常受学生欢迎。在教学过程中,邱智东教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对于学习不认真、无动力的学生,他总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与之沟通,从就业的角度提醒学生好好学习;对于上课好动、不老实的学生,他总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通过观察实验仪器的操作告诫学生要踏实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学生,他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学生成长进步。曾经有一名本科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活动,设计出了很好的创新活动方案,但是苦于没有开展研究的场地。邱智东教授得知后,主动邀请学生到实验室,专门为其开辟出实验场地,并安排专业教师辅导其实验的进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计划项目。几年来,选修过邱智东教授课程的本科生多达千人,直接培养的研究生近百人,为我省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高水平的药学人才。
同时,邱智东教授结合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改进方法,积累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案的变化,到教学课件的制作,到课程教材的改编,再到教学课题的研究,一步一步,逐渐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课程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如邱智东教授参与研究了《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中医院校专业课教师德育渗透工作的实践研究》等省级科研课题2项,主编参编了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基础》、《中药药剂学》、《中药提取工艺学》等3部,。
邱智东教授不但传授知识给他的学生们,还无私的将宝贵的实验经验讲授给身边的年轻同事,并寻找机会锻炼他们。2011年,邱智东教授率领团队承担了吉林敖东集团的“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工作。工作中,邱智东教授大胆启用年轻同事,手把手的为他们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时刻关注其实验进展,使自己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这不但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研究任务,还为我省医药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推动了吉林省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邱智东教授就是这样一个胸有韬略、腹有度量、脚踏实地的智者。在他的引领和助推下,学校的中药学科水平大踏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梳理完成了中药学和药学2个一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组织启动了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计划;组织申报吉林省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开展了中药学、药学二个一级学科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组织实施中药学“两段双向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和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人才培养计划。药学院中药学、制药工程、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同时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
相信邱智东教授必将在中药产业发展的洪流中继续急袖舞东风,勇立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