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国内校友 > 正文
陈 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2013-10-07 19:24:42
    陈新教授,从事中药有效成分与应用开发研究,1986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中药专业,同年分配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所工作,1996年转入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2007年受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药化学教研室主任,九三学社成员,吉林省科技厅授予“企业科技特派员”称号。近5年指导硕士研究生获优秀论文1篇,1名学生在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论坛——中医药发展与未来”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首届“学术之星”评比中获得“学术之星”的称号。
                                          继承传统  勇于创新
    20多年的耕耘,陈新老师深深扎根于中药学这片沃土,自1996年陈新老师转入中药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以来,陈新老师担负中药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两门本科课程及植物(中药)化学专论的研究生课程的授课任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陈老师以轻松幽默的授课方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陈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叮嘱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传统中药”、“中药研究绝对不仅仅是采用化学手段进行成分分析,需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的经验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化学研究不等同于植物化学研究”,提醒着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中医理论,以此指导中药研究,继承传统。
    近几年来,陈新老师在中药学本科教学过程中采用PBL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PBL小组讨论的方式,围绕某一中药学专题或具体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式学习PBL教学方式,陈新老师总是在自己休息的时间,亲自申请PBL教室,在进行学术讨论过程中,陈新老师鼓励本科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并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均给出简明、深刻的点评,使每一位学生获益良多。PBL教学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们之间的协同合作,有效的提高了本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中药化学这门学科的新课改的实施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提高了中药化学本科教学的学习效率。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陈新老师共5次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次获得教书育人奖励,其教学方式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学生的一致认可。
                                             严谨治学  独辟蹊径
    陈新老师2007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她用自己的博学笃行、严谨治学的作风,精心耕耘着研究生教育事业这块沃土,她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从教多年,陈新老师将科研思路融于教学方法中,她把教学和科研联系在一起,通过两个渠道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她的许多科研项目都是亲自设计并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在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总是手把手的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耐心地讲解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看到他们不太熟练的实验操作,陈新老师不但不指责学生,而是亲力亲为的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并让学生总结归纳实验过程中的细节,直到完全掌握中药化学中提取、纯化、分离的基本技能为止。陈新老师构建以专业基础为重点,专业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坚持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模式,使其具有独立思考,独立筹划,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待生活困难的研究生,陈新老师能够主动关心,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使研究生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努力地做好实验,搞好学位论文,完成学业。
    人活到老要学到老,人活着要有奋斗目标,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要能耐得住寂寞,她就是这样做的。陈新老师叮嘱道,“做学问要见广知深,只有涉猎得广,见识得多,研究得深,才能有所成就。对于从事学术科研,陈新老师认为,搞科研是兴趣所向,国家需要。陈新老师是教师中的楷模,她为研究生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营造轻松的创新环境,如定期召开学术交流组会,每一个课题小组将近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汇报。这不仅方便导师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更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以便学生尽早的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拓宽思维,开阔视野。在实验中,陈新老师还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和指导,并因势利导的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让学生迅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身优点,通过实验技能传承过程,使研究生不断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要求掌握中药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薄层色谱技术、柱色谱技术、超声波清洗仪、旋转薄膜蒸发仪、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提取分离技术,同时能够熟练使用HPLC、GC、GC-MS、IR、UV等现代检测手段进行科研工作。
    近些年来,陈新老师基于药代动力学原理,通过将生物分离技术与传统中药(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相结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中药仿生提取技术”及“中药仿生转化技术”,并进行了中药黄芪、人参、鹿茸等药材的实验研究,为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的筛选及有效成分前体化合物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硕果累累  桃李芬芳
    陈新老师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中药化学研究生创新实践综合素质,让研究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亲身体会教书育人的真正感受。从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到信心满怀发挥自如的讲解课程,使研究生们切实感受到了自身语言表达和组织课堂秩序方面能力的提升。在研究生教学实践这一培养环节中,研究生利用实习生带教过程,充分培养研究生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研究生举一反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化了研究生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的责任心也大大增强。参与实习生带教是对研究生自身知识储备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考验,有利于研究生看清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环节,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3年本科生毕业实习带教实践中我们取得了喜人硕果,带教的六名本科毕业生均顺利毕业并喜获3篇优秀毕业论文的荣誉。这是研究生取得的成绩,也肯定了研究生带教能力,同时证明了研究生参与带教本科实习生实践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陈新老师在完成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研究和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已拥有100m2独立科研实验室,实验室中独立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溶出仪等实验仪器和设备,可充分满足科研需求,近些年来,陈新老师共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10余项,并与企业合作获得新药批号15个,在新药开发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9年被吉林省科技厅聘为“企业科技特派员”。目前陈新老师在研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教材及论著6部,其中“中药纳米(超微粉)应用技术的研究”“紫星口服液”等三项成功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陈新老师一直认为“中药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其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本领,陈新老师一直将位于研发中心的国家三级中药化学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并在授课过程中鼓励本科学生去实验室参观,鼓励本科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中药化学实验研究,并积极鼓励及指导实验室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其中陈新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万易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铜奖;2007级硕士研究生关鹏毕业论文评为优秀毕业论文;2011级硕士研究生胡朝奇在“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论坛——中医药发展与未来”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首届“学术之星”评比中获得“学术之星”的称号。陈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鼓舞和感染者她的学生,毕业后的研究生尽管去了不同的岗位,但也始终在中药学这个领域中不断钻研、开发,为中药现代化创造出社会和经济效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淡定,有处之泰然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上,举重若轻,能稳步前趋,陈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质朴、直率的老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新老师的不断努力和她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使她达到了成功的彼岸,并将师者风范带到了社会的大舞台中。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电话:0431-86045335 版权所有: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