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国内校友 > 正文
刘宏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
发布时间:2016-04-25 01:11:51
    在与他的交谈过程中,他的严谨、求真、务实,如春日的细雨丝丝如扣,他时而微笑,让气氛变得更加融洽,更充满温暖,更盈溢爱心,更闪耀生命。他就是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刘宏岩教授。
   刘宏岩,1977年考入长春中医学院,1982年12月毕业留校任教,主讲《金匮要略》。1991年任教务处教务科科长,1993年7月到长春中医学院风湿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兼任支部书记、医务管理负责人。1995年10月任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1998年10月任研究生处处长,2002年1月末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学籍、招生工作。
求学阶段:严谨求实
   刘宏岩,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一个教师家庭。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排行老四。刘宏岩父母都是教师,自幼受到父亲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1963年,当他6岁时父亲被调到白城市教育局工作,随之全家也迁至白城市。虽然经历了“十年浩劫”,但这并没有影响刘宏岩对于知识的渴求。甚至在患有肾小球肾炎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学习,严谨求实一直是他的座右铭。1977年恢复高考,科学春天的阳光又开始普照中国大地。刘宏岩就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以181分考取了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
   在学术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下,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刘宏岩深知这次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并始终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的求学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整个大学期间看过的电影不超过5部,寒暑假也不回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工作表现,从108名学生当中脱颖而出,成为留校的12个学生之一。
创业阶段:踏实敬业
   刘宏岩走过的路是不平凡的,教师——医生——管理干部,经历了很大的跨度。莎士比亚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见一个人的气节”。是的,满腔热忱、一丝不苟、踏踏实实、不畏困苦、不争名夺利,正是他所显现的气节。
刚留校参加工作,他主讲《金匮要略》。在讲课过程中,他细细揣磨,反复研究,注意其内涵和外延的讲授使同学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受到同学的欢迎,在学生眼中,他是良师,更是益友。他于1985年至1987年在长春外国语学校学习日语,这为他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语言基础。他开始到国际学部教留学生。在讲授留学生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首先是没有日语教材,这就意味着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其次翻译之后又是大量的校解,因为授课对象的原因,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链接都要做注释,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例如:“里急后重”对于中国学生很好理解,但是对于日本留学生,要想把它解释清楚就相当困难了,往往10学时的讲课,需要花上100个小时准备。但是非常可喜的是经过刘宏岩以及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日本留学生能听懂了。这对中医对外交流、走出国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3年7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刘宏岩同志被调到风湿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在医院工作期间,刘宏岩将传统医德和现代职业道德结合起来,视患者如亲人,经他诊治的患者都体验到他身上那种“人民医生为人民”的高尚情操,由于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过硬的临床知识,在此期间他还兼任了支部书记及医务管理负责人。
   1996年10月学校党委决定成立研究生处,经竞争上岗,刘宏岩同志被任命为第一任研究生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他在狠抓内涵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经过4年的努力,使我院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增加到14个,同时在刘宏岩处长的主持及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为一大批人开辟了第二条获得学位的途径,为我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培养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单位,改变了过去只培养科研型人才的状况,代之以侧重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的训练。这对我省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扩大学科建设的同时,刘宏岩还非常重视教师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开展了遴选硕士生导师工作。在严格制定标准学科、系部、学院,三级审核的基础上,共遴选出19名硕士生导师,使在岗导师达到59名。同时积极推荐优秀硕士导师参加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遴选,在原有3名兼职博士生导师的基础上,又增加2名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使我院兼职博士导师数量达到5名。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刘宏岩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使在校研究生由1996年的56名增加到2000年的116名,招生数量由1996年的21名增加到2000年的50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也随之提高,同时,刘宏岩还非常注重研究生素质的培养。为配合新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实施,于1998年初我院组织9个硕士授权学科,经反复论证、修改、制订培养方案,课程学习首次实行了“学年学分制”,并已在98级研究生中试行。通过开设大量的选修课,扩展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对学位论文答辩采取了双盲法,聘任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选工作更加规范化。
   几年来,刘宏岩携全体研究生处的同志们召开了研究生大会,完善了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奖制度,积极开展有的放矢的,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学习活动,开展义诊等活动,党员数目也有了大幅提高。
   他在担任研究生处处长期间,始终怀着一颗渴望学习的心,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向同志们学习,并边学边改,努力实践,撰写了7万多字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研究生讲授《论文与写作》课,主编著作2部,以及撰写了10余篇学术论文,承担了省教育厅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研课题,参加了省卫生厅的科研课题,思考了许多关于中医未来发展了问题,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为日后的工作做了很好的积累。1999年,研究生处被评为吉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近3年累计为学院创收经费130多万元。
   2001年初,刘宏岩接手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使我院又增4个省重点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重点学科“一托五”的对象,为我院争取经费100万元。
   2002年1月,刘宏岩担任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学籍、招生等工作。担任领导职务的他,虽然不能事必躬亲,但他还是积极奉献,做了大量工作。学校2003年新增了中医医史文献、药物分析学、中医五官科学3个学科硕士授权点,开办了药学、市场营销、日语、英语4个本科专业,使学科建设领域得到拓宽。组织参加国家学位中心组织的全国博士授权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分别列全国的第6、9。新增加了生理学、推拿手法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计算机基础4门省优课程。用刘宏岩的话说:“我能把所有的学科很好的联系起来,串成一条线”,是啊,学科建设对于刘院长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是用心培养的。
   种种功绩,他从不记在自己的功劳薄上,他总是说:“成绩是大家的,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思考中医:深邃前瞻
   在采访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刘院长对于学校对于中医事业的爱,可以说,刘院长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学校的发展、思考着中医事业的前途。我们了解到刘院长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对中医的思考,“中医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中西医的比较”、“中医与非线性现象”、“中医的发展方向”。这些思考深邃而具有前瞻性。
   (1)中医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刘宏岩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西方传统科学是一种“原型论”科学。中医的“气”、“阴阳”、“五行”、“脏腑”、“征候”等概念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那这些概念是不是自然科学呢?自然科学概念一般要求是:内涵确切,外延清晰、所指称的对象往往要有物质基础或能用数学描述,而不应是歧义、模糊。因此,中医学很难称得上自然科学的概念,中医学概念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一方面来源于与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践,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
   (2)中西医的比较
   现在,大家经常说中西医结合,与其说中西医结合不如说中西医融合,只有融合才会和谐,但是只有在比较两者,在两者不同之处的前题下才能谈融合。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医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比较符合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的部分原理。西医是原型论科学,是自然科学,比较符合实证科学、线形科学的学术规范。
   ②在方法论上,中医遵从中国的“元气论”和“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西医遵从“原子论”和“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是采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认识人体生命。
   ③中医讲求横向、宏观,西医讲求纵向、微观。中医的短处在于对生命的纵向、微观把握不够,对生命的物质层面认识不足,不重视量化和分析,诊断辨证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僵化,造成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西医方法的短处在于对生命的横向、宏观把握不够,对生命的精神层面认识不足,对生命系统与整体功能联系不够。
   (3)中医与非线性现象
   线性指量与量之间的正比关系,用坐标可以显示出来,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遵从叠加原理。
   非线性是指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败,非线性的物理现象表现为从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参量的极微小变化在一些关节上可引起系统运动形式的改变。
   人体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不确定、不可数、不可计算、不可预言的现象。中医学在研究和分开这些现象时,采用了十分巧妙的方法,可以说中医学说与非线性科学与的系统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原理有一定对应相能之处。中医五脏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中医以这个简单模型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
一个理想模型能包含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五脏模型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比较理想的模型,这个模型可分为很多内在层次,如肝、心、脾、肺、肾是一个层次,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又是一个层次……每一个脏又包藏五脏,即肝中又有肝、心、脾、肺、肾……,即这样一个复杂系统。
   (4)中医的发展方向
   刘院长认为目前中医和西医是不能结合的,而应该在两者各自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应该培养 “三类人”,一类,专职于中医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类,专职于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一类,专职于西医现代科学手段的研究。
中医从两千年前《黄帝内经》为标志形成体系,到宋金元明清中医的发展,再到现代无数学者对中医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医也经历了探索真理必经的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希望在刘院长以及其他热爱中医的学者共同努力下,能看到中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局面。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空间里始终弥漫着这样一个讯息——我们折服的是其精神和人格魅力,我们感动的是其做人的真诚,我们佩服的是其过人的智慧。
   他正是在用智慧的泥土和人格的墨水给自己塑造一尊高贵的品德,始终情系学校前途,决心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电话:0431-86045335 版权所有: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